方法/步驟 (1)漆膜的厚度首要決議于物體晉升的速度和漆液的粘度。在按上述要求節制了漆液的粘度后,依照漆膜30um閣下的最大限度度,按照分歧的設備,嘗試確定適合的晉升速度。按此速度平均地晉升被涂物件。 晉升速度快,漆膜薄;晉升速度慢,漆膜厚且不平均。 查抄。 (2)浸涂操作有時造成被涂上、下部的漆膜具有厚度差別,尤其是在被涂物的下邊沿呈現肥厚積壓。為提高涂層的裝飾性,在小批量浸涂時用刷子手工除失落過剩積壓的漆滴,也可用離心力或靜電引力設備除失落這些漆滴。 3)木制件浸涂的時候不克不及太長,以避免木材吸入過量的涂料,造成慢干和華侈。 (4)大型物件浸涂后,應待溶劑根基揮發后再送入烘房。查抄時以較厚涂裝部位的涂料不粘手,無手指印為準。 (5)不竭注重涂料粘度的測定,每班應測定1-2次粘度,若粘度增崇高高貴過原粘度的10%,就應實時補加溶劑。添加溶劑時,應遏制浸涂功課。攪拌平均后,測定粘度,然后再繼續功課。 (6)應注重被涂物件的裝掛。預先經由過程試浸來設計掛具及裝掛體例,保證工件在浸涂時處于最好位置。被涂物的最大平面應接近垂直,其他平面與程度呈10°-40°角,使余漆的涂裝面上可以或許較流利地流盡,盡可能不發生兜漆或“氣包”現象。 (7)為避免溶劑在車間內的分散和塵埃落入漆槽內,浸漆槽應護衛起來。功課之外時候,小的浸漆槽應加蓋,大的浸漆槽需將涂料排放清潔,同時用溶劑清洗。 (8)增強通風設備,避免溶劑蒸氣的風險;注重防火措置的放置和按期